
我是棠棣,一个历史爱好者,欢迎大家关注我,一起探讨古今史事,纵论天下大势。君子一生,学问和交友最为重要!
在阿古柏入侵我国新疆的背景下,沙俄加紧了对浩罕汗国的侵略,一方面通过进攻浩罕并最终消灭它,另一方面与阿古柏勾结,进攻伊犁,企图将新疆变为沙俄的殖民地。同时,英国也在背后支持阿古柏,试图通过他将新疆从中国割离,成为自己的属地,并通过阿富汗、克什米尔等地逼近我国的帕米尔地区。
因此,在这一时期,清朝与浩罕的关系逐渐被清朝在新疆的外交关系所取代,特别是在俄国和英国的威胁下。接下来,我们具体看看这一过程的变化。
展开剩余80%浩罕汗国末期,国内政局风云变幻。1858年,希布察克人拥立胡达雅尔的兄弟迈里汗重新登基,胡达雅尔逃亡布哈拉。迈里汗在位仅三年,便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被杀,背后策划者是毛拉阿里木库里。毛拉阿里木库里在杀害迈里汗后,扶持了沙木拉特为新的汗王。然而,胡达雅尔在布哈拉得以恢复兵力,趁乱回到浩罕,推翻了沙木拉特。但不久后,他的复辟也因布哈拉军队无法稳固局势而失败,最终只得再次撤回布哈拉。
毛拉阿里木库里再次扶持迈里汗的儿子速檀赛义德上位,自己则以“艾米尔拉什克尔”的身份,成为木素满库里之后最具权势的权臣。1865年,毛拉阿里木库里在与俄国的战斗中阵亡,浩罕再次陷入政治混乱,胡达雅尔再次复位,成为汗国的领导人。
这一时期,费尔干纳地区的政局可谓瞬息万变,先是胡达雅尔称汗,接着是沙木拉特、速檀赛义德轮番上台,仿佛一场不停的走马灯。普通百姓在政治动荡中生活在恐惧之中。
与此同时,沙俄加大了对浩罕的征服力度,攻击分为三个阶段。第一阶段是俄军从1860年起分两路进攻浩罕,经过五年的征战,沙俄成功占领塔什干,并迫使清朝签署《勘分西北界约记》,正式占领中国的大片领土。沙俄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向欧洲列强宣布俄国对中亚的统治权。
第二阶段(1865-1868)俄军逐步征服浩罕,并迫使胡达雅尔与俄国签订条约,浩罕成为俄国的附属国。即使胡达雅尔百般顺从,沙俄依然试图寻找借口进一步控制浩罕。最终,在俄突厥斯坦总督的威胁下,胡达雅尔于1868年签署协议,浩罕正式沦为沙俄的附属国。
第三阶段(1868-1876),沙俄在政治上完全控制了浩罕。胡达雅尔因为签约而获得沙俄的封号,并继续在浩罕进行压迫统治,最终在1875年爆发大规模起义。尽管如此,沙俄依旧坚定控制浩罕,最终在1876年完全吞并浩罕,将其并入俄国的费尔干纳省。
与此同时,清朝也在逐步恢复对新疆的控制,尤其是在阿古柏等外侵势力的威胁下。沙俄在占领浩罕的同时,清朝已逐渐意识到自身在新疆的利益必须采取实际行动,开始计划收复失地。
尤其是1864年新疆回民起义后,清朝对南疆的控制几乎丧失,清政府在逐步认识到沙俄威胁的同时,也意识到必须采取措施,恢复对新疆的主权。为了应对这一局势,清朝设立了专门的军事指挥机构,负责处理新疆的军事事务。
随着俄罗斯在浩罕的扩张,清政府逐步对阿古柏的新疆入侵政权进行打击,并通过一系列军事和外交手段逐步收回控制。1874年,清政府决心开始西征,并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负责新疆战务。
左宗棠在获得批准后,积极策划并部署了收复新疆的计划。他首先攻占了北疆,打击阿古柏的军队,逐步收复了包括乌鲁木齐、玛纳斯等重要城镇。而此时的阿古柏由于战败而开始寻求俄国的援助,但最终未能获得有效支持。随着清军的强势反攻,阿古柏最终在库尔勒死去,阿古柏政权也随之崩溃。
这一系列战役标志着清朝在新疆的恢复与沙俄势力的逐渐削弱。经过多年的艰苦战斗,清军成功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,尽管伊犁仍然由俄国控制,但新疆的其他地区几乎完全回到清朝的统治之下。
此次新疆战役的胜利,不仅得益于清朝的强大军事力量,还得益于左宗棠的精密部署和对复杂后勤问题的周密考虑。左宗棠在战争中通过各种方式保障了军需,并充分利用了欧洲和中国制造的现代武器,确保了战争的胜利。
左宗棠的成功也离不开他对敌情的精准判断和对人民的宽容政策,他在整个新疆战役中不仅关注军事胜利,还考虑到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民众的痛苦,使得战后的新疆迅速恢复了社会秩序和经济活力。
最终,清朝的胜利不仅巩固了对新疆的控制,还为中华民族捍卫了这一重要的战略区域,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发布于:天津市悦来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